1.港校申请的形势有了变化
港校申请的形势有了变化今年后半年,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开了好几个金融相关专业,比如:
港科:MSc in Family Office and Family Business;
港大:Master of Wealth Mangement;
港大:Master of Accounting Analytics;
港大:Master of Sustainabl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这几个专业的申请热度应该没有预期中高,主要还是今年港三商科的申请门槛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能拿到offer的同学也早早就拿到了,这些专业的开放时间还是相对晚了一点。
另外,香港的商科确实比较贵,40万左右的学费让很多学生会改变想法,比如英国也是不错的选择,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了。经济因素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面对港校年复一年持续攀升的学费以及留位费,申请者们的态度愈发趋于理性。大家每一笔费用的支出都承载着家庭的期望与自身的付出,因此,对于申请节奏的把控愈发精细。
并且,如果只是为了港三的title,其实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便宜的项目。其次,港科的MSc in Family Office and Family Business项目,似乎门槛比港城、港理纯商科还要低一些。
我们必须认识到,新专业虽有热度,可其真正的 “含金量” 究竟如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相较于那些历经岁月沉淀、口碑卓著的传统热门专业,它们想要站稳脚跟、与之平分秋色,恐怕还尚需时日。所以,对于广大申请者而言,面对这些新专业,绝不能盲目跟风,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兴趣、专长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判断其是否真正契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今年不仅港前三的一些项目门槛要有些降低,港城、港理今年的门槛大概率也要下降,如果你的背景离港前三商学院的项目差一点,但预算又充足,那么,这几个新项目是非常适合你的。但如果你能上港前三纯商科项目,也可以考虑下英国的商科项目。
港校申请形式的变化,还受到内地考研的影响。
今年考研人数减少了50万人,而国考人数比去年多了50万。读研不是目的,而是成了手段,最终还是要考虑就业,学生也比较理性了。
如果不能显著提升就业力,那么花费几十万投入,很多人就要考虑性价比问题了。
所以,现在的很多学生就很看重QS排名,如果排名足够高,回来能落户或者人才引进,比如港前三就有足够含金量,这类项目就很吸引学生。另外还有一种是单纯为了拿身份,比如香港都会大学就很受认可,申请量也很大,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内容��靠内地生疯狂“吸金”?又获3亿捐赠的香港都会大学是否值得申请?反而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比如港四、港五院校反而没有那么受追捧了,门槛对比去年有所下降是必然的。
2. 港校申请的快与慢
香港中文大学在去年6月份就开启了商学院的提前批申请通道,这个时间节点,虽然也在“常规范畴” 内,但后续发展却着实令人咋舌。
按照常理,校方理应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后,不紧不慢地开启审理流程,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7 月末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申请消息。
当大家还在消化提前批的冲击,满心以为后续会按部就班时,等到9月份开启正常批次申请时,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再度打破常规,前脚提前批刚落幕,后脚便无缝衔接,直接拉开了正常批次的大幕。让申请者们手忙脚乱,完全陷入了被动应对的境地。
香港大学也不甘示弱,开启了属于自己的 “快” 模式。眼见着香港中文大学凭借提前批抢占先机,港大果断祭出 “优先批” 妙招,同样是在 “优先批” 收官之后,马不停蹄地切换至正常批次,丝毫不给申请者喘息之机,港校之间抢夺生源全靠速度了。
不仅仅是这两所头部院校在 “争分夺秒”,其他港校也是纷纷加入这场 “快节奏狂欢”。香港城市大学提前整整三个月就敞开了申请大门;香港浸会大学也不甘落后,部分专业在 9 月初就开启申请流程,整个港校都沉浸在一片 “快到飞起” 的热烈氛围之中。
这种 “快”,不仅仅体现在申请开放环节,审核进程与结束周期同样堪称 “飞速”。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会计专业、环境信息,健康与公共管理专业竟然早早地就宣布停止 25Fall 招生。香港大学的商业分析、气候管制与风险管理专业,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基本都已招满生源,各个专业虽停招的原因不同,并非全然归因于竞争白热化,但这般迅猛的招生进度,无疑都在向大家展示着今年港校申请 “快到起飞” 。
在这一片 “快” 的背后,也有很多地方有着 “慢” 的影子。
香港中文大学的会计专业官宣停止招生之后,香港大学却反其道而行之,开放了三个与之类似的专业。香港教育大学、岭南大学也放出不少新专业。当下 25Fall 申请已然推进到这个阶段,考研学生的热情也没有以往高,报考人数呈现下滑态势并且出现了大量弃考。对于港校而言,当务之急肯定是尽快招生,保持生源稳定。
在如此紧迫的申请大环境之下,这个时候才推出新专业,相较于整体的 “快节奏” 而言,是不是略显 “滞后”?其实这也是一种招生策略。港校在应对多变招生形势时的灵活策略,也暴露了规划上的仓促与无奈。
以上这些趋势,我们也能看出在港校火热招生的同时,学校也有着招生的危机。25fall还在进行中,这个时候考研后的学生也开始了申请,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可以联系我们尽快帮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