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托福分数高并不代表英文水平就一定高,毕竟国人的应试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出国学习,口语,听力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出国留学该如何跨越语言关,真正适应国外生活呢?听这些留学生们给你来支招吧!
适应“全英文授课”不简单
“在国内时,一直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还不错,但是出国之后却发现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并没有那么容易。”刚刚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的某女生表示,上课时老师的语速较快,加上其中有很多专业词汇,一堂课下来实际上能跟上的部分非常有限。
在美国读书的吴同学则表示,虽然日常交流和上课的时候,语言带来的问题并不大,但是在尝试与美国人交朋友以及在求职面试和从事专业性的工作中,语言问题确实存在。
语言障碍并非只出现在刚到国外的学生身上,毕竟母语不是英文,在国外多年的学生的英文跟外国同学比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
生活中语言也会带来隔阂
在日常生活之中语言带来的隔阂也会存在。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学子到国外餐厅点餐时,由于看不懂菜单上的菜名,经常会闹出一些笑话,与服务员沟通的时候,也只能用“这个”“那个”来代替菜名。
平时交流中,由于美国人的语速较快或者在英语之中会夹杂一些口音和方言,对听者来说,理解难度加大。而且在和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太理解对方的笑话或者隐喻,有时即使心里明白,但用英语表述就会出现卡壳,这些状况都造成了交流过程中的尴尬,也让很多中国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显得没有自信。其实,处在非母语环境中,一些小错误或者小尴尬在所难免,要端正心态。
别怕丢人多学多练
因语言带来的问题,留学生们也在努力克服。“最笨的方法就是上课去录音,课下可以反复听,重复听。
然后课下大家也可以多用到英语,买东西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勤说勤练才能进步。
也有同学表示,虽然刚到国外在语言方面会遇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但是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之下,这种不适应会很快得到改善,学子们无需为此忧虑过多。
面对语言问题,除了在国外积极适应之外,留学之前做足准备工作也会有备无患。很多在国内注重英语训练的同学,到国外后在交流时会更有信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更快。
拓展阅读
很多准留学生出国前只顾收拾行李、与朋友告别,却忽视了档案。待数年后回国需要用到档案时,才悔不该当初。
档案包括哪些材料,其重要性又在哪里?
按照目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干部档案分管理要求,档案内容包括以下几类:个人履历、全部的学籍信息、政治面貌信息、个人奖惩材料,以及工作后的考核审批表。
一般来说,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接触到档案,它的查阅和管理权限属于各级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
虽然现在档案的重要性有所弱化,但如果你想考公务员、入职企事业单位,或是办理工作调动、落户等事项,相关部门都会查阅你的档案。对不少本科毕业即将出国的同学来说,必须将档案存放在合适的地方。
目前,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个人档案,一般有三种存放方式:一是转入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二是学校代为保管,待学生将工作落实后,再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但保存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两年;
三是目前留学生常用的办法,即将档案转至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
三种方式被认为各有利弊。第一种最为简单,本人几乎不用操心,学校发现应届毕业生没有接收单位后,便会将档案转寄到学生生源地。但由于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较多,学校或接收方在操作时可能出现疏漏,一旦档案丢失,后果全由学生本人承担。
此外,学校保管档案的期限有限制,保管期满,若当事人不在国内,不能处理档案,就非常麻烦。如果大学与学生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地方,或是学生回国后不考虑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把档案存放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更妥当。
档案是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还是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确定。
如果当事人毕业就出国读研,时间较短,档案放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或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都可以。
如果当事人有回国就业的打算,建议把档案放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可以一站式办理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学历认证等手续,方便、省心。现在档案保管费已经取消,大家不用担心费用问题。
如果当事人毕业后不打算立刻出国留学或赴港澳地区学习,则应该把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把档案存放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需提交留学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和留学目的地有效期内的学生签证页,赴港澳地区攻读学位的要提供学生签注页。
因此,建议先把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留学前再把档案转入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如果当事人是中共党员,组织关系应该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其他档案可以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或留学人员服务中心。